鼓励孩子发挥创造力、想象力
1、不要给孩子设限制中国家长最喜欢说的口头禅就是“听我的”,面对孩子不了解的事情爸爸妈妈常以“你还小,等你长大就懂了”这样的语言简单带过,而国外家长非常注重给孩子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。学龄前是孩子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期,还未清除建立自我概念的幼儿和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。因此,不要随便给孩子设限制,不要因为觉得孩子问东问西很麻烦而敷衍回答,这样容易让孩子的能力和发展受到限制。爸爸妈妈应该采取比较积极开发的态度,鼓励孩子多多发现问题并解决它。
2、让孩子自由地幻想
孩子的幻想是激发创造力的关键之一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这样说道:“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,因为知识是有限的,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,推动着进步,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。”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,中国家庭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,同时,也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,喜欢孩子的“循规蹈矩”。家长不允许孩子有异常的想法。
我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:
当一个孩子回到家里,把苹果一切两半之后,用惊喜的口气告诉他爸爸说“苹果里有个星星”,结果他爸爸怒气匆匆地训斥他:“你是不是脑袋出了毛病!”
在他爸爸看来,苹果里面出来果核之外,唯一可能出现的就是蛀虫了,从何而来的星星呢?
但是,孩子说有星星存在,自然有孩子的道理。
正常的切法,是从茎部竖着切到苹果底部,但孩子的切法呢?确实把苹果横着放过来,拦腰切下去。
我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不会这么做,对于家长来说,切苹果是一件已经程序化的事情,竖着切苹果约定俗称,几乎和数学定理一样天经地义,正式这种条框式的思维模式,使得成年人在做事情之前总是会考虑“应该如何”、“不应该如何让” 。
这种不出格的做法固然循规蹈矩,然而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个直接的后果---定势思维。
定势思维是这样一种东西,它拘囿在一个固定的框架里,透过这个框架,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固定的,因此,我们得到的世界也将是固定的;它就像一副有色眼镜,当镜片是红色的,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红色的从而产生了“世界是红色的”的看法。
关于定势思维的坏处,我们并不需要做麻烦的理论分析,只要看一下下面的这些例子就足够了。
小资料
以下是人类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断言,他们之所以著名,一时由于说这些话的人够著名,二是这些话现在看来已成了笑柄。
“我们没有理由让每一个人在家中配备一台计算机。”说这话的人名叫肯尼斯 ·奥尔森,当时是DEC的奠基人和总裁。
同样,在1891年的一天,法国陆军元帅,著名的军事福煦评论道:”飞机是一件很有趣的玩具,但是没有军事价值。“在他之后,则是美国专利局局长杜埃尔,按照他的看法,世界上所有能够发明的都已经被发明了。而后是无线电之父李·弗雷斯特博士,他坚持认定无论科学将来如何发达,人类都不可能登陆月球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