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注册时间
- 2012-7-10
- 最后登录
- 2012-10-31
- 阅读权限
- 30
- 积分
- 374
- 精华
- 0
- 帖子
- 102
- 积分
- 374
- 帖子
- 102
|
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“尊重的需要”作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。他指出:自尊需要一旦受挫,就将使人产生自卑、较弱、无能的感受,使人失去信心,无所作为。只有自尊需要得到满足,才能产生最旺盛的创造力,实现自我,获得成功。因此我在教育实践中,尝试着充分尊重“差生”的自尊需要,肯定他们的优势,赞赏他们的成绩。收到了初步的成效。
我有个学生叫朴某,朴某是一个调皮,令人头痛的学生。他虽然头脑灵活,但自控能力差,上课随便插嘴、讲废话,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,还有说谎的坏习惯。我及时和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,通过交流了解到,朴某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。他的父亲常年在外面跑长途送货车,很少回家。母亲是继母,开一家小吃店,每天都很忙碌,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辅导和关爱孩子。从她母亲的谈话中了解到,他从小调皮好动,经常说谎,还喜欢动别人的东西,作为继母,她也不方便经常深说或者惩罚孩子。也许她有她的难处吧?我并没有多问。我及时和他的父亲取得了联系,他的父亲当时正在河北,通过电话的交流,我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。他的父亲把孩子全全交给我,让我教育帮助。
通过细心的观察我发现,朴某极不自信,不敢主动与伙伴,老师,家长交往,又不敢说出内心的渴求与希望,总是躲避着别人的指责,小心地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,压抑着内心的情感。有一天课间,别的同学都已经出去,他在教室里磨蹭,我看见他的手里紧攥着5元钱。我产生了怀疑,他的继母是不可能给他这么多钱的,于是把他叫过来询问。孩子刚开始沉默不语,经过我细心的劝导,他小声说是偷同学的钱。我当时很气愤,他平时就乱动同学的东西,多次教育仍不悔改,这次居然拿其他同学的钱。我想惩罚他,让他公开道歉。但稍稍平静之后,我意识到这个学生内心深处也渴望着被人关注,被人理解和尊重,渴望着同学的理解,老师的帮助,家长的呵护。我把这件事暂时放下,告诉他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。我耐心的劝导并且与母亲取得了联系,课后经常帮助他,多和他聊天。没过几天,他主动找我承认自己的错误,并且说他把5元钱拿来了,要主动向那位同学道歉,承认错误。
这件事之后,我发现孩子的自尊需要得到了满足,他增添了许多自信,也经常和我聊天。根据他的这一心理,我决定将计就计。我从这个学生头脑灵活、反应快的优点入手,以他一次不举手就随口答为突破口,不仅没有批评他,反而还肯定了他回答的合理之处。而后的一段日子,我有意识地对他多次赞赏,有时甚至用夸张的表情、惊讶的语气说“你真聪明。没想到能回答地这么好!太棒了!”与此同时,对他在校进步的表现我还打电话给家长予以表扬。从此,他的表现明显有了好转,上课积极回答问题,作业也认真完成,上课乱动的现象也有意识地控制。
为了燃起他更强烈的成功欲望,在他获得成功感、倍感骄傲与自豪的时候,我给了他一点点挫折感。“嗯,这个问题基本正确,但不够全面。如果看看书再回答,相信你会说得更好。”而他达到新的更高要求的时候,我又对他大加赞赏。这使他内心的自尊需求得到充分满足,他上课越来越配合。上我的课,他不但不讲闲话了,而且还能积极举手发言。我对他的赞赏激起了他强烈的上进心,想当一个好学生的归属感日益强烈。我的赞赏牵引他走向一个又一个进步,他越来越爱探究学习问题,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,这次月考考数学考到95分的好成绩,其他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。
经过这件事,我深深感到,尊重和赞赏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。正如林肯所说:“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。”确实,获得他人的赞赏与肯定,达到自我实现,是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以后的精神上的一种高级需求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。世界上许多卓有成就的人就是在追求社会肯定中获得成功的。实验心理学对酬谢和惩罚所做的研究表明:受到表扬后的行为,要比挨训后的行为更合理、更有效。真心诚意地赞扬对方,鼓励对方,自然而然地使对方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,这就为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心理契机。
其实,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,都有自己的“闪光点”,每一位学生都不想做差生。他们所以“落后”一些,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由于自尊需要没有得到老师的充分关注。教育专家韩凤珍说:“所有难教育的孩子,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。教育者要千万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——自尊心。”
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也证明:只有内心的需要得到满足,才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,才能积极自信地面对他人和社会。因此,我们要以此为契机,在教育中充分运用这一心理规律,积极地保护学生的自尊,给学生提供各种获得成功体验的光彩,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,取得各种成就,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创造辉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小莹,女生,高中三年级,语文基础不扎实,现代文阅读、诗歌鉴赏没有系统掌握高考语文的知识点,答题不能很好的切入要点;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稍差,不能读懂文章意思。上课认真听讲,但知识与练习不能很好结合,导致语文成绩偏低。
作为一对一的辅导教师,面对这种认真听讲但成绩总不理想的学生,心里充满了惋惜和焦急之情,针对这种情况,我首先对其试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,尤其是错题错因,然后归纳总结,明确了该生存在的主要问题:文言文基础较弱;现代文阅读、诗歌鉴赏类题不能系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及答题方法;认真听讲但练习较少,不能及时复习、利用、巩固所学知识。这样明确了病因之后再对症下药,并制定出其个性化辅导方案:
一、夯实文言基础
文言文阅读是高考的必考题型,也是重点难点,该同学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,读不懂文章意思,从而无法正确作答,究其原因,主要是文言基础不扎实,阅读能力差。
通过研究高考真题,我们发现,文言文中有相当一部分知识是固定不变的,高考试卷中考查到的绝大多数内容是考生在原来的课堂学习过的。文言部分的高考除了考查临场能力的发挥以外,更重在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积累。考试内容不管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,功夫一定要下在课内,这个问题最为重要。
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,是基础,课内学得好、学得精,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,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,就会举一反三,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。文言文复习必须梳理教材,教材是学习文言知识最熟知的语境,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实词、词类活用、句式等知识点的活标本。
因此,我把复习重点先放在了教材,带领学生复习教材中的相关文章,从字词到文言现象再到文意理解,逐步学习理解,夯实基础。在此基础上,学生的文言知识大大增加,阅读能力也有所提高,然后结合练习,讲解答题技巧,每节课都能体会到学生的进步。
二、系统知识要点
学生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丢分严重,分析可知,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及答题思路、答题术语等。针对这种现象,我采用系统讲解知识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,首先通过例题,引导学生系统总结常考的重要知识点,如环境描写的手法及作用;归纳人物形象的方法;列标题的角度及标题的作用等。然后结合真题,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运用到练习中去,并指出在知识与练习相结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。
诗歌鉴赏部分先横向引入,概括讲述五类诗歌的相关知识要点,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总体把握。然后转入纵向,从常考的题型角度,分题型依次讲解其出题方式、思考角度、答题步骤、注意事项等。这样横向纵向双管齐下,学生可以更深入、系统、全面的掌握诗歌鉴赏的内容,为做题打下很好的基础。
三、注重讲练结合
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,对教材中的重点、难点,作精辟的讲解,使学生能从纷繁复杂的教材内容中理出头绪,抓住中心,这很重要,但教师也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,并加以指导,引导学生通过“练”,达到理解、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“精讲”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,而“多练”则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。
练习设计我主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着手:练习形式方面,既有课前预习,课间又巧妙穿插有针对性练习,课后布置相关的作业;练习内容方面,比如课前预习题,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,要求学生动脑动手,在重点内容上划上记号,使学生在阅读中懂得如何区分主次,抓住关键,掌握中心。到上课精讲时,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有关内容的基本框架,教学效果自然更好。课堂练习题,我觉得边讲变练效果较好。把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列出来,每讲完一个知识点,立刻给一些有针对性,由浅入深的练习。课后练习题,再给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,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。
“回首昨日心无愧,展望未来道路宽”,通过这段时间的辅导,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,从原来的六十分提高到了九十多分,我很欣慰,并且相信,只要坚持,师生共同努力,小莹同学还会有很大的进步,该同学的未来之路是宽广并充满鲜花的。
燕港校区负责人电话:15233606740
燕港校区地址: 东港路与育才街交口西行200米路南(43中南门斜对面)
|
|